约3400字。
南京市教研室教学检查公开课《诗经·卫风·氓》教案设计
主 办:江宁高级中学
执 教: 张小兵
单 位:江宁高级中学
教学设想:
“诵读”规律是以字面认读为开端,以文意阅读为深入,情感注入是关键,审美评价是创新。据此,设计以下教学方案:音读→意读→情读→美读。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会诗歌语感。
教学重点:
“音读→意读→情读→美读”《氓》。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也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得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春秋时代编成的《诗经》,是我国上古社会五百多年漫长历史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卫风·氓》。 (板书)
二、检测预习,巩固知识(2分钟)
过渡:上一节课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分成研究小组,相互交流了有关《诗经》的资料,借助工具书及文下注释,扫除了文字障碍,并有同学将课文注释按照“课文相关资料”、“古文化积累资料”、“重要词语资料”等类别进行了分类整理,大家参照注释疏通了课文《诗经》三首的大意,大多同学们争相发言,兴趣盎然,激情正浓。三、学生“音读”《卫风·氓》
过渡:正如上节课同学们所说:《诗经》中民歌是古代劳动人民触物感怀、随口唱出的歌,日常生活的内容,里巷歌谣的自然韵律,因物赋形,因情成咏,不假雕琢,因而其语言具有生动、准确、朴素、自然而富有韵律美的特点。古人读诗谓之“吟”、谓之“咏”,今天我们通过 “音读→意读→情读→美读”(板书) 的方法来品读《卫风·氓》。
三、学生“音读” 《卫风·氓》
1、 教师明确“音读”要领。
“音读”(板书)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词与词的关键,读出句与句间的自然连接。如停顿:句间的停顿要根据不同的标点来确定停顿时间,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些。而句内停顿,有时是自然停顿,有时音节停顿,有时情感停顿,有时又需要意义停顿,要根据不同内容来确定。诵读技巧: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调控得体。
下面结合第一节诗就句与句间的自然连接略作说明:
(句间的连接是根据句子的大意确定的)
氓之蚩蚩,(促接)抱布贸丝。(转接)匪来贸丝,(缓接)来即我谋。(拖长接)送子涉淇,(平接)至于顿丘。(舒缓接)匪我愆期,(怨情接)子无良媒。(劝解接)将子无怒,(促接)秋以为期。
2、 学生尝试“音读”《卫风·氓》,教师相机点拨。
(出示胶片)
给字词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