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 1、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br>
2、体会多种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br>
3、深入揣摩语言,领悟语言运用技巧及其作用。<br>
教学重点 认清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br>
教学难点 1、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2、品味小说语言技巧及其作用。<br>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br>
第一教时――人物与情节篇<br>
一、课前预习指导<br>
“画年谱”<br>
具体做法:让学生把本课中的祥林嫂的一生用简谱(按年龄)的形式画出来。可以提示学生:(1)祥林嫂在本文中最年轻时是多大?死时大概多大?(2)在本文中祥林嫂的年龄有多少次变化?<br>
此步骤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为讲授正文作铺垫。<br>
二、新授课<br>
(一)导语<br>
教师:过年的时候,每家必贴的一字是什么?<br>
学生:福<br>
教师:对,取其幸福之意。这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板书)。而鲁迅先生用此做了一篇小说的标题,他用此题目,是否也用其意呢?<br>
学生:会有所议论<br>
教师:“祝福”到底是蕴含何意呢?让我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