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ppt25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三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3gp
  • 资源大小: 5.3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2 17:48: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祝福》
祝福 12张ppt.ppt
《祝福》教学设计.doc
量表.doc
批注读书法.3gp

  姓名 毕海燕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威海二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人性  人生——《祝福》
  一、教材分析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2月7日。
  鲁迅是文学家,更是一个医生,从想用手术刀治疗像他父亲一样被疾病折磨的人,到用文字来治疗精神愚昧的国民。“揭示病痛,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的创作是”为人生”,”揭露国民的劣根性是鲁迅小说永恒的主题。对百姓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犀利的文字之下是一片深沉的爱心。
  作品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有力地反映出当时人性的弱点——冷漠自私。反映了中国的真实面貌,指出精神的愚昧、人性的自私冷漠才是中国真正的悲哀。鲁迅生活的时代消失了,但是他揭示的人性的弱点没有消失,在今天我们身上还时有发生。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普遍有畏难情绪,而且有偏见,认为是过时了。因为作品所涉及的背景他们不了解,鲁迅的创作目的和风格他们也不熟悉,所以在文本的解读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文本的深层次的东西把握不透。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提前了解鲁迅及当时的背景,让他们能够知人论世,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文本,赏析作者的“为人生”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目标
  在人物关系中发现人性的弱点,体会作者“为人生”的写作目的。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课前络查阅鲁迅及《祝福》的背景资料,制成ppt.
  2.学生自读课文,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清人物及情节。
  技术手段:互联网,ppt,
  阶段二:课中人物、主题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文本,通过人物之间关系来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人性。交流讨论,用PPT或word,小组合作评价量表,课堂表达评价量表,朗诵评价量表
  阶段三:课后写作
  以“身边的鲁镇人”为副标题,联系现实,写一段评论。以组为单位编一期小报,打印出来,交流展示。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
  技术手段:文学评论评价量规,qq,word,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