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主导与主体互动的最佳契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2 21:18:0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00字。
导学——主导与主体互动的最佳契合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戢运宏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失之偏颇。或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而为教师充当教学活动的中心,或者主角,学生只不过是一群被牵着鼻子的牛。或者在所谓培养自学能力的响亮口号下,让学生在没有知行目标、没有评价机制的天地中信马由缰,学生也不过是一群被引上山坡的羊。这样的教学实践无疑都是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我十分赞成胡明道老师的“学长式教学法”。即在充分相信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教师作为先学一步、先知一点的学长,为后学者提供经验、范例,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实行的“导学式教学法”似乎比较接近胡老师的方法。我认为,学生不应仅仅是知识学问的载体,而且应该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载体,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生命张力,引导学生走上学习与发展的成才之路。这里,学习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为学生终身学习与以后的生存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教师应该在有着强烈主观意识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和潜能,由此导源出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情感的导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情感的导引指的是教师在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以自己对生活和教材的理解与感悟,以自己饱满的生命体验与热情,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精神与魅力,去感染、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科学习的规律,运用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去感知、理解并运用语文,从而形成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情感导向与学习方法则是影响终身的。教师应该在导学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主导与主体的和谐互动中创造最大的学习效益。
    那么,导学活动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情感导引——打开通向文明殿堂的路径
    学习绝不是单纯的智力劳动,情感因素(亦即人们所说的非智力因素或者“情商”)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他又说:“知识的另一种作用,就是使人享有一种与劳动并无直接联系的、丰富多彩的、幸福的精神生活。”他还说:“如果智力生活就是局限于学习的圈子里,那么,学校对于学生来说就会变成一种毫无吸引力的、阴郁沉闷的地方,而学习就会变成枯燥的、沉重的、单调乏味的事情。”因此,作为精神文明范畴的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不能不参与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此作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然而这些美好的情感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学习生活中渐熏渐染,需要在课堂内外的学习实践中相机渗入。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接受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感知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具有自塑功能的说话训练和作文训练,从而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感和美好情操,把人类的文明精神注入他们的生命机体,引导他们自觉步入文明殿堂。
    语文学科的情感导引,必须融入母语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表意精细,内涵丰富,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情感因素。作为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融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于一体,教师要好好利用教材,带领学生走进这以语言为载体的情感世界。教师可以导之以读,用声情并茂的诵读,震撼学生的心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