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7800字。
靖西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部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部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青荇(xìng) 挥斥方遒(qiú) 漪(yī)沦B.倾圮(pǐ) 佝偻 ( lǚ ) 踟(chí)蹰
C.漫溯(sù) 浪遏(è)飞舟 袅娜 ( nà )D.疲惫(bèi) 跫(gǒng)音 慰藉( jí)
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怅廖廓,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
C.辽廓江天万里霜。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利用激光的单色性特征制成的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世界上最标准、最_______的“尺子”。
②金钱_______的范围,最初不过是在交换货物时充当一种媒介品。
③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的核心,研制飞船要______“三大难题”。
④太阳好像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_______把它放到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太明显的小星星,_______肉眼完全看不见它。
A.精致 效用 破译 如果/甚至 B.精致 效力 破解 即使/以至
C.精细 效用 破解 如果/甚至 D.精细 效力 破译 即使/以至
4.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A.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B.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C.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D.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人物,《再别康桥》是他再度旅英时告别剑桥时所作的诗篇。
B.闻一多、徐志摩均为新月社成员。社名是徐志摩根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意在以“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C.《国语》是先秦时历史散文,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课文《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越语上》,而《战国策》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D.《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依据《春秋》而编定,所以也叫《左氏春秋》,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其他的两部《谷梁传》、《公羊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D.老张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小李,然后淡淡一笑,话语中带着一种扪心自问的悔意。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领导召集各班班长开会,统一安排了运动会的举办时间、竞赛项目以及各种应注意的问题。
B.虽然遭到百般阻挠,但这位有良知的记者最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