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40字。
   背影
 编拟:李 敏 
 [伴你整理要点]
 1、本文几次提到“背影”,其中写的最详细的是哪一次?                                      
 2、本文几次写到我流泪?我流泪的原因又各是什么?                                      
 3、全文结构:(  )-(   )-(   )
 4、开篇设疑¬¬¬¬¬¬¬¬¬¬¬¬¬¬¬¬¬¬¬¬¬¬¬¬¬¬¬¬¬¬¬¬¬¬¬¬¬¬-(   )-背影;中间叙事一(   )-背影;望父买橘-(   )-背影;父子分别-(  )-背影;结尾思念-(  )-背影。
 5、《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   散文。文章通过记述    
         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      ,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况下对父亲倍加    之情。 
 [与你合作探究]
 关于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下面师生的探究、讨论,一定会给你启发。
 师:送别过程中,父亲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和含义?
 生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是对儿子的劝解和宽慰。
 生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中的“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是说叫别人去不放心。体现了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生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是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路上口渴的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
 生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惦记儿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咛儿子来信好让自己放心。
 生5:“进去吧,里边没人。”意思是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里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
 师:父亲的话虽寥寥数语,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深刻地提示了父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师: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作者是通过什么细节表现出来的?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生6:睹家境、想父母流的是悲哀之泪
 生7:望父买橘流的是感激之泪
 生8:父子离别流的是不舍之泪
 生9:再现背影流的是伤心之泪
 师:根据以上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你们能具体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父子情”吗?
 生10:父亲疼爱儿子。
 生11:儿子体贴父亲。
 师:好,请同学们用低沉舒缓的语调读最后一段,再次体会父子深情。 
 [供你自主学习]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差使(  ) 奔丧(  ) 狼藉(  ) 妥帖(  ) 踌躇(    ) 栅栏(  )
 2、依照原文在下列文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
 我看见他戴着     ,穿着     ,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3、诠释重难点句子和段落。
 ①本文写父子想爱相怜的深情。但这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这“淡淡的哀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②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4、仿写。
 事业说:人生就是构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