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27 12:5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800字。单位:山东省北镇中学
姓名:高胜军

1、知识目标:了解演讲辞的特点;把握文章的结构。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3、体味文章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有多数友人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他的,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走上了北大校长的职位。二、作家作品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1940年3月5日病故于香港九龙。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蔡先生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民族的无穷财富。他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三、重点字词1、字音、字形 肄(yì)业  提携(xié) 弭(mí)谤造诣(yì)  砥砺(dǐlì) 矫(jiǒo)正相勖(xù)  訾詈(zǐlì) 店肆(sì)商榷(què)2、词义 肄业:①正在学校学习;②虽已离校,但并未学到规定毕业的年限或并未达到规定毕业的程度。 干禄:求功名利禄。孜孜:勤勉不倦怠。砥砺:磨炼。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教材优化全析]
一、内容详解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点明本次演讲的目的。作者曾在北京大学更名之际莅临于此,对北大学生多有了解,因此不加客套,直扑正题,点明“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先”。“长斯校”的“长”应为名词用如动词,“作校长”。第二部分(第2-4段),对北大学子提出的三点希望。第2段要求学生抱定宗旨。宗旨是方向,是目标,凡求学者必须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有坚定的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才能打起精神,才能学有所成。这是大学生和专科学生的区别之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做研究,就要能耐寂寞,就要能忍受清贫,就要能淡泊名利。而此时的北京大学,却弥漫着一种腐败的风气,“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毕业有人提携也。”赤裸裸的为名利而来,必心浮气躁,必趾高气扬,必投机钻营,必不择手段。以此种心态求学,必无果而返,是最要不得的。因此必要抱定宗旨,坚定方向,方可学业有成,成栋梁之材。作者心之拳拳,言之切切,肺腑之情,涕泪泣血。“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倘能如此,北大幸甚,学子幸甚!后又谆谆告诫,循循善诱,令人动情,“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非但如此,“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苍天有耳,听此亦要堕泪。第3段要学生“砥砺德行”。作者尖锐地指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学校往往是被污染的最后一块净土,倘若学校已然是道德沦丧,那么社会该到何等地步!百行德为首,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立国之本,大学培育人才,当以培养品德为重,学生修身,当以修德为要务。第4段要学生“敬爱师友”。古来讲“天地君亲师”“尊师如父”,这是对长者的礼敬,是对学问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尊敬。一个对师长都不尊敬的人,何以坦诚对待别人。教师是一种奉献的职业,他愿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因此学生对师长“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同学更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是患难与共的良伴,是切磋技艺的益友,因此与同学“尤应互相亲爱”。一般百姓尚能知礼识廉,况受过高教育的大学生呢?此处以常人对比,更能对学子产生警诫作用,更能引人深思。三个自然段由志向确立,到砥砺德行,到敬爱师友,向大学生们提出了最基本要求,有目标,有做法,既切实可行,又不得不行,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催人深思。第三部分(第5段),结束语。简单勾勒目下所做之事,简明扼要,切中肯綮。首先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老师重在启发引路,由学生自行探索,增广见闻,这是培养研究性人才的必由之路,道理虽浅,可惜有多人不明也;二是添购书籍,尤其要采购新书。书是知识之源,是研究之本,是一所大学办学力量的显示,学生必须占有大量书本知识,方能旁征博引,开启研究之门。事虽小,但若无人经办,也必不能产生良好效果。两件事虽小,但却显示蔡先生作为一校之长求真务实的作风,显示一代大师敢为人先的勇气,惟其如此,北京大学的面貌才由此改观,才真正奠定了在中国大学中的领先地位,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革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