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ppt2
-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一单元 梦想与追求 第3课《诗二首》(《寻梦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件+教案+同步训练(打包6份)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一单元 梦想与追求 第3课《诗二首》 之《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课件 (20ppt).ppt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一单元 梦想与追求 第3课《诗二首》 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一单元 梦想与追求 第3课《诗二首》之《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案.doc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一单元 梦想与追求 第3课《诗二首》之《寻梦者》教学案.doc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一单元 梦想与追求 第3课《诗二首》之《寻梦者》课件(12ppt).ppt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一单元 梦想与追求 第3课《诗二首》之《寻梦者》阅读练习.doc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 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西川撰文)(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相关资料】
海子的诗歌
海子自1984年创作完成了《阿尔的太阳》《亚洲铜》之后,便进入了一个诗情喷涌的爆发期。在 短短五年时间内,他创作了大量诗歌作 品,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他的抒情短诗。《亚洲铜》作为他的成名之作,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抒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案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教材出版社
课 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年级 学期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和现代诗歌的特点;
2.能力目标:初步尝试运用抓意象、品语言、知人论世法等方法鉴赏现当代诗歌,形成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文本体会诗人的幸福观,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对文中重点字词如“只愿”、“明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的理解和把握。
教
学
思
路 “抓意象”走进海子——品语言了解海子—— “知人论世”研读海子
授
课
类
型 现代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新授课
学
情
分
析 学生对现代诗歌较为系统的接触和学习次数不多,并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均抱着观望态度,“身在曹营心在汉”者可谓比比皆是。因此让学生掌握一些易于操作的简便的诗歌鉴赏方法是必须的。
……
《寻梦者》教学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课型: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2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
3理解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
4 诵读经典、感悟人生真谛: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
2理解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
2理解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式】诵读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多媒体PPT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反思】
【课前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娇妍( ) 深藏( ) 瀚海( ) 开绽( )
鬓发( ) 朦胧( ) ( ) 衰老( )
二、文学常识。
1《寻梦者》节选自 。作者是 ,中国现代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93首诗歌,收在四个诗集中:《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
……
《寻梦者》阅读练习
阅读诗歌正文后,完成下面问题: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起来了。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1.在第三节和第五节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娇妍的花”“金色的贝”两个意象有何象征意义?请任选其一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