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题型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010个字。
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题型
一、制作读书卡:(05年山东济南《故乡的榕树》)
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将你的感悟写在“品味”栏中。(5分)
读书卡片
作者:黄河浪 篇名:《故乡的榕树》
摘句:
品味:
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从文中摘句,进行品味赏析,而不是试卷提供现成的一个具体文句,体现出对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重视和对自主学习能力考查的命题思路。
单纯从纯粹的知识与能力角度看,一般地,对语言的品味须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对于表现人物、主题等的表现力和对于情节、结构等方面的完美度等方面入手。这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词语锤炼等的作用,还有文章构思谋篇的种种技巧等知识。
二、自主设题作答:(08年湖北黄冈《假币》)
研读第⑨段,再自拟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4分)
题目:
答案:
这道题仍然以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方向,但所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就大得多。从给出的参考答案示例来看,针对只有短短一句话的第⑨段,给出的是四个自主设题示例。
请看下表:
设题、作答 学生设题角度 命题设题角度
示例一 题目:“泪流满面”写出了辰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神态描写的作用 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的水平;
平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答案:写出了辰明白真相后内心的震撼、激动。
示例二 题目:辰决定还向老师再学习几年,他还要向老师学习什么呢? 人物形象的理解
答案:学习老师爱护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
示例三 题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写作手法的理解
答案:起到了收束文章,再次烘托老教授高尚师德的作用。
示例四 题目:辰要求再学习几年,老教授会答应他吗?老教授又会怎么说?请为文章补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内容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答案:略。
如果不考虑“设题作答”这一前提,单从设计出来的题目和给出的答案来看,本题和常规的简答题并无二致。考查的仍然是对描写手法作用的理解、对文章结尾段内容作用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整体理解和对内容情节的整体理解而已。
单通过上表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道“设题作答”题的设计看似无特别之处,实则可以考查出学生语文的基本语文素养,特别是阅读的整体水平。在这里,学生平时掌握的阅读知识和技巧、个性化的阅读习惯以及来自于这种阅读习惯的阅读敏感都自然地得到了全面考查。如果没有这些前提,学生就不可能设计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题目,更不可能给出合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