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虚词专项复习ppt(说课)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中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7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7/10 23:51:4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3张。有教案,约4080个字。

  《文言虚词专题复习》说课稿
  博野县里村中学李丽贞
  一、考试说明分析
  清代学者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助字辨略》)可见文言虚词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其用法主要是连缀词语、标识结构、表达语气等。
  考试说明中明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虚词近两年在中考文言文阅读中成为考查的重点。要求掌握的14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
  二、学情分析
  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老早就脱离口语交际领域,理解与掌握起来本身就很困难,更何况文言虚词,更显晦涩难懂与枯燥无味。因此,如何让学生理解、积累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本节课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积累掌握“之、其、而、以”四个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过程和方法:小组合作激趣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现代语文水平,提高语文修养。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联系语境掌握“之、其、而、以”四个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会文言知识迁移,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法学法
  1、提示点拨法
  对于疑难问题,教师给予适时引导、点拨。
  2、激趣教学法  
  激趣导入与小组合作教学角色转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小组合作讨论法
  古今语言差别很大,疏通文字,了解例句句意,是文言虚词教学的瓶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枯燥乏味的教学状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天地。
  4、读、背结合法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识记典型例句,是掌握文言虚词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才能学会迁移。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写‘朱雀之门,四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诉他说:”这是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