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
- 资源简介:
共37张。有教学设计,约6860个字。
中考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
【教学目标】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词句理解与文意把握;
2.要点概括与探究内容;
3.语言赏析与感悟评价。
【教学过程及内容】
◎记叙文定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
1.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
3.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4.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5.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
针对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
(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
◎考点分析
一、记叙的要素:
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
例:详见《技法大全》
课堂训练:详见《技法大全》
二、记叙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