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40题,约7580字。 - 长宁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全部写在(或涂在)答题纸上。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等信息。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文学作品中在古代两河流域得以流传的是
 A.《吉尔伽美什》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D.《荷马史诗》
 2.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B.雅典C.罗马帝国D.英国
 3.下列选项中属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形成背景的是
 A. 罗马统治下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突出
 B. 罗马垄断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贸易
 C. 罗马境内奴隶进行激烈的反抗斗争
 D. 罗马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4.英国的等级君主制度基本形成于
 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
 5.“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
 A.禅让制的结束B.商朝的发展
 C.西周的强盛D.夏朝的建立
 6.周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器犁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
 7.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它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
 C.由分封制到郡县制D.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
 8.汉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各项治国措施,其中动机与效果发生了明显矛盾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
 C.对匈奴的政策D.分封同姓子弟为王
 9.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