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届高三12月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27题,约6850字。 -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届高三12月联合检测 
 历史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审校:长沙市雷锋学校
 答题要求:
 1、 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提出更换要求;
 2、 请在试卷规定的位置填写规定的考生信息;
 3、 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到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 严禁考生将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带出考室,违者试卷作无效处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权神授”的思想
 2.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ù,卖)”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3.《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4.宋、明以来中国历史存在大量“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有史料载,胥吏们“父以传子,兄以传弟,钱粮出入,尽归掌握”。对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了宗法制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实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C.导致国家组织能力被严重地削弱
 D.使得国家财政税收改革往往阻力巨大
 5.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下
 A.地方享有自治权
 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C.存在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双重性
 D.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
 6.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日:“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7.某学者评论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该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