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00字)
单位;河北省望都县固店高中
姓名:杨喜然
【课前背诵】
原文: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赏析点拨:诗人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属于远景描写。首先作者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直落而下,远望仿佛从天而降,而且在阳光和水气的照耀与折射下,在蓝天与青山的衬托下,瀑布红紫相映,光彩夺目。接着又写由于瀑布有的地方被杂树遮挡住了,有的地方被云气笼罩住了,但最后还是从杂树间呼啸而过,从云气间洒脱而出,风姿豪放有力。因为天气晴朗,所以在阳光的照耀下,远远望去庐山瀑布就像一条缤纷的彩虹悬挂在高高的天空,而且好像还能听见瀑布发出的像风雨大作时那样的声音,庐山原本就拥有众多秀丽的景色,尤其以瀑布最为突出。
诗人重彩浓墨,绘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意境恢宏阔大。
此诗虽然通篇描写的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但景中有情,作者借山水以抒怀。诗中所写瀑布,凌空而下,不但穿过了杂树的阻碍,摆脱了迷雾的缠绕,而且还得到了阳光的普照,在天地间留下了奔流不息的强音。这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负:只要克服重重困难,当机遇来临时,自己一定能开创出一番宏伟大业,永留英名在人间。这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满怀豪情。
【识记基本知识精选】
一、生字
谪(zhé):被罚流放或贬职。
龂龂(yín)然:争辩的样子。
隘(ài):①狭窄② 险要的地方。
坻(chí):水中的小块陆地。又读“dǐ”,如:宝坻。
塞(sāi):堵。
睿(ruì):明智、通达。
悖(bèi):①相反,违反②违背道理。
二、词语
阳:山的南边和水的北边称为阳。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姓: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姓”。
名之以其能:介宾短语后置句,即“以其能名之”。
东北:名词作状语,“向东北”。
居之:占有,拥有。
盖:发语词,表示推断语气,“大约”。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流”。
错置:杂乱地陈列着。
咸:副词,全。
见辱于思:见……于,被动格式,可调整为“于愚见辱”。
兴:动词使动用法,“使……兴起”。
适:副词,恰好。
莫我若也:宾语前置句。即“莫若我也”。
牢笼:包罗。
【基础知识必备】
一、课文导读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感情。
2.积累和掌握“名”“适”“类”“辱”“居”“阳”等文言实词和宾语前置句及被动句。
3.体会本文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
4.把握并体会本文托物抒怀、景中蕴情的特点。
【强化练习题】
(60分 55分钟)
一、基础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②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
③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④幽邃浅狭,蚊龙不屑
⑤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A.①yū ②xué ③sè ④xuè ⑤sù
B.①yú ②xuè ③sāi ④xiè ⑤shù
C.①yū ②xué ③sè ④xuè ⑤sù
D.①yú ②xué ③sāi ④xiè ⑤shù
2.对下列各句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②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
③幽邃浅狭,蛟龙不屑 ④睿而为愚者也
A.①背 ②美好 ③认为值得 ④明智
B.①担负 ②美好 ③轻视 ④通达
C.①背 ②夸奖 ③认为值得 ④有远见
D.①担负 ②美好 ③轻视 ④通达
3.对下列加粗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或曰:冉氏尝居也 或:副词,或者
B.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尤:副词,特别,尤其
C.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适:副词,恰好
D.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 颇:副词,很,相当地
4.“焉”字在古文中用法较灵活,可以作代词、助词,也可以兼词。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焉”作兼词的一项是( )
A.灌水之阳有溪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