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1/24 7:0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梦游天姥吟留别》 <br>
教学目的  <br>
1、 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br>
2、 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br>
3、 了解唐代七言古诗的特点。  <br>
教学重难点  <br>
1、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br>
2、 鉴赏"梦游"的仙境。  <br>
教学时间:二课时  <br>
教学方法:鉴赏、背诵、讨论  <br>
教学步骤和过程:  <br>
第一课时  <br>
教学要点  <br>
试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字面上的意思,了解诗歌的脉络  <br>
一、 课前引入  <br>
1、 李白的故事  <br>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 《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br>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 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 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 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br>
2、 解题:  <br>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 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br>
二、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  <br>
1、 《诗经》和《离骚》  <br>
2、 汉魏五言古诗  <br>
3、 唐代诗歌概况  <br>
4、 宋代诗歌概况  <br>
三、 听读后再朗读课文,引导划分诗歌的节奏和纠正字音  <br>
四、 课文学习  <br>
1、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争取背诵  <br>
2、 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br>
3、 讨论:诗歌的脉络是什么?(板书)  <br>
4、 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br>
五、 小结和课后迁移训练  <br>
1、 指名学生小结课文的内容;  <br>
2、 结合教读提示,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背诵课文。  <br>
第二课时  <br>
教学要点  <br>
鉴赏课文,背诵全诗  <br>
<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