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ppt26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3.2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1/10 14:49: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8张,省内比赛课件,另有教案。

  故都的秋
  江西省高安市灰埠中学 刘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本文脉络结构;
  3、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4、朗读、领悟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化文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佳句举不胜举。比如,有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当中说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让我们看到是秋的壮丽与多彩;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写出秋的肃杀与凄凉;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见秋的壮阔与明净;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流滚滚来”写出秋的萧瑟与凄凉。可见,同样是秋天,有的描写的是秋天的肃杀凄凉,抒发了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板书课题)
  二、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5-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发起并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代表作为《沉沦》、《采石矾》、《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
  2、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