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学习目标: <br>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br>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br>
教学过程: <br>
一、导入 <br>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br>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br>
这里,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 <br>
学生推举XX。 <br>
那么,我想问你,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br>
生:不是。 <br>
那么,你读书就是像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的这种境界了。有没有较起真来,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时候? <br>
生:也有, <br>
师:这是读书,那么,我还要搞 一个小问卷调查:这次是有关写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经教师“朱批”之后,下发到你的手里,大家的习惯当然是首先看教师给的分数,看完分数之后呢?有没有谁还会认真看一看教师改过的地方,想一想教师为什么会在这地方划出一道线,或者划出一些圈,有没有谁会在老师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说,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批阅之后,还有没有兴趣或者习惯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br>
没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个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如果你住进去,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 <br>
生:装修。 <br>
师:对,装修。装修的目的是什么? <br>
生:美观,实用。 <br>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 <br>
生:改造一下。 <br>
师:对,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br>
师:明白 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 <br>
生:明白了,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br>
师:不单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读文章,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缺乏深意。大家说,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br>
生:重要。 <br>
师:以后在学习语文中,是不是应该大大提倡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br>
生:应该。 <br>
师:好,孺子可教也! <br>
二、作者介绍 <br>
师: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br>
看投影:朱光潜情况介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