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展示
- 资源简介:
约5160个字。
“幸福”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展示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文通中学文通中学
原题再现: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种种体验。
你对“幸福”作何理解?作何感受?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自己的看法、见解或者人生经历都可以。要求:①题目自拟,题意自定,文体自选②若选“诗歌”体裁,请注意不少于20行(大约300字左右),注意意境、形象、诗味。
写作指导:
如果不看材料,单就“幸福”二字去写的话,那么这篇文章要写跑题只怕很难。但有了材料,我们就不能不正视材料对于话题的限制。这则材料,其故事结局是两只老虎都死掉了,这显然是通过安排一个“悲惨结局”批评了盲目“羡慕”的恶行,出题人意图很明显:在对幸福的认识、追求中要学会正视自己,珍惜所有,适合的才是幸福的,追求幸福不能盲目——这应该是这篇作文写“幸福”的一个认识上的原则。
同样是“幸福”的话题,在对幸福的认识上,我们的写作角度就要转变:幸福是追求到的,不是等到的,那些敢于追求的人,往往会得到幸福;幸福是没有公式的,幸福是一种感觉等等。之所以这样思考,那是因为故事的结局对老虎的行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作者在引导我们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幸福,或者说作者在以这种方式要求我们这样思考幸福这个问题,这应该也是阅读理解的一个原则问题。
最后作文审题要注意分析话题材料的范围、限制。话题材料的限制,可以是明的也可以是隐的,可能是故意设的,也可能是材料本身具备的,学生作文时不可不明察。例如“心灵的选择”“心灵”之于“选择”限定了选择的立意要求。虽是明的,但不可不仔细思考。再比如,2003年高考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篇作文最大限度开放了话题观点,但却限定了话题选材,文章所写必须紧扣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或再说明白些必须紧扣感情亲疏对认知的影响,脱离感情谈认知,脱离认知谈感情,都是不妥的。作文的这种限制,甚至可以说是与材料、话题伴生的,或者说是不制而制,考生不可不谨慎。
例文展示:
幸福的瞬间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文通中学初三(23)班汪琪
就在那一瞬间,泪水爬满了脸颊,虽然泪水是苦涩的,但我却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习惯了每天有父母出门前的唠叨,习惯了父亲每日催我睡觉,习惯了母亲每顿让我多吃一点,这些每日必备的关爱让我淡然,有时甚至感到厌烦,恨不得自己马上长大,无拘无束的翱翔在外面的世界里……
终于,机会来了。
爸爸妈妈临时有事都要去外地,我就暂时住在姑姑家。姑姑也很忙,上的是夜班,但总亏有个照应。知道这个消息,我既紧张又兴奋,这毕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啊。我兴高采烈地搬进姑姑家,父母也三步两回头地走了。
因为是星期日,晚上要上晚自习,于是我收拾收拾书包就准备上学了。临走时,我习惯性地说一句:“爸……”话刚到嘴边才发现不对,连忙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