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ppt16
- 资源简介:
课件共38张,教案约5170字。
【小说阅读】
蒋干中计
备课人:周娴【教学目标】
1.明确小说所描述的事件,理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探究人物性格。
3.学习本文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揣摩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多样化人物性格的展示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有关三国演义,我们对其进行一点了解。
(1)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2) 地位: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章回体历史小说,是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3) 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一共96年时间。围绕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展开。以战争为主,共记叙了200多场战争。最著名的为官渡之战(曹操统一中原)、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和彝陵之战(蜀军全面崩溃)。
(4)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水浒中有很多凶悍,嗜血的场景,三国太过奸诈,本文即采取了借刀杀人之计。
(5) 有历史,有创作,以《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为蓝本加工。清朝章学诚评价“七实三虚”。
(6) 尊刘贬曹。其实曹操也有优点:唯才是举,是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我们所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亦是选自三国演义,是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一件事情,蒋干中计,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几年,当时曹操号称80万大军,而蜀吴联军不过五、六万。蜀吴唯一的优势是海上水战。而魏军中唯一能水战的是荆州刘表的降部。因此蒋干中计一事对火烧赤壁也有重要影响。
二、预习检查
1. 教师朗读全文(读时要学生在书上划分段落层次,并提示学生画出一些词语)。
(1)更不开看(gēng 表示动作与预期结果相反)
(2)拈弓搭箭(niān 用手指拿东西)
(3)中箭着炮(zhuó 受到炮火轰击)
(4)强弓硬弩(nǔ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5)便宜用事(biàn 有利时机)不须请示灵活处置
(6)迤逦(yǐlǐ 曲折连绵)
(7)橹棹(zhào 桨)
(8)不胜酒力(shēng 能承受)
(9)抵足(脚和脚相接触)
(10)和衣卧倒(hé 穿着衣服)
(11)省悟(xǐng 觉悟)
(12)献于麾下(huī)
(13)碇石(dìng系船的石墩)
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文化常识)
⑴青、徐之兵(青州和徐州,现在的山东省和江苏一带)
⑵二人久居江东(这里指从芜湖,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
⑶干到江左(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⑷虽从江北到此(长江以北,这里指曹营。)
⑸鸣鼓呐喊而进(击鼓、古时作战进军的信号。)
⑹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敲锣,古时作战收兵的信号。)
⑺现为帐下幕宾(指军中参谋。)
⑻经出辕门(军营的门,也指衙署的外门。)
2.内容梳理:
蒋干是谁?曹操的幕下宾客,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