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br>
1、 了解汉乐府的特点“缘事而发”<br>
2、 了解刘、焦爱情悲剧,及其造成悲剧的原因:封建家长制,探讨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其典型意义。<br>
3、 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极其表达效果<br>
4、 与《诗经•氓》进行比较阅读,体味叙事诗的发展。<br>
教学重点:目标2、3<br>
教学难点:目标4<br>
教学方式:诵读+指导<br>
教学课时:2课时<br>
<br>
<br>
一、 导入<br>
自从有礼教之后,女子就处在“命定”的悲剧之中,这点从《诗经•氓》就可看出。明代作家笔下关于这点写得犹为深刻。因为外族统治,男性作家命运低贱,感触与女性相当,如《窦娥冤》。<br>
中国文学史上长篇叙事诗较少。“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华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br>
<br>
<br>
二、 汉乐府<br>
1、乐府:机构——诗体——新乐府——郭茂倩《乐府诗集》<br>
2、乐府的特点:<br>
3、乐府双璧(又称南北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北朝)<br>
<br>
<br>
三、五言诗<br>
1、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br>
五言诗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诗的形式已经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标志着其达到最高成就的是《古诗十九首》。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唐以后,五言诗更为发展,出现五律和五绝。<br>
2、特点<br>
可以容纳更多词汇,扩展诗歌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唐以前的五言诗遂统称为“五古”。<br>
<br>
<br>
三、 字词见书下注释,补充见课本<br>
四、 线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