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课堂实录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15 20:57: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70字。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
  师:先作自我介绍,老师姓余,来自上海。记得90年代流行过一段民谣:“要看中国的两千年,请到西安;要看中国的一千年,请到北京;要看中国的一百年,请到上海;要看中国的十年,请到深圳。”西安北京是古都,文化积淀深厚;上海深圳乃后起之秀,更具现代风采。请大家告诉我,要看上海和北京的市井风情,民风民俗,最好的选择是到这两个城市的什么地方?
  生议论,众说纷纭。
  生1: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
  生2:上海的城隍庙,北京的“胡同游”。
  师:“弄堂”是上海市民生活的地方,胡同是北京市民生活的场所,很多人喜欢将“弄堂”与“胡同”作为上海与北京市民文化的象征。著名文化学者杨东平先生写了一本关于文化比较的书,叫《城市季风》,内容很精彩,大家不妨找来一看。现在请看我为大家准备的一幅图片。看人力车上写的几个字:“到胡同去”。
  生(插话):是旅游广告。
  师:正是。胡同以前是老百姓生活的地方,现在却成了京城的一大旅游景点,物以稀为贵,可见北京的胡同越来越少了,胡同的实用功能正在丧失,而文化意义越来越重要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领略“胡同文化”的魅力。文章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请大家概括一下。
  生3:胡同的基本情况,胡同文化的内涵,胡同的现状及作者对正在衰败的胡同的伤感。
  师:对。我把你的答案再提升一下。文章围绕胡同文化,先写这种文化存在的环境,再写这种文化影响下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什么是文化?最近,宁夏电视台作了一个“塞上文化行”的访谈节目。他们邀请文化学者余秋雨和著名作家张贤亮讨论文化问题。余秋雨在访谈中谈了他对文化的看法。他说,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我很同意这个概括。任何一种文化,都反映了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汪曾棋看来,胡同文化反映了什么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生4:北京市民。
  师:对,文章第5段明确写到:“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出示PPT1)
  环境(胡同)
  文化    人(市民)
  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但同时,文化也影响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