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诗歌赏鉴专项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27 11:54: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10个字。

  诗歌赏鉴专项练习
  Jyskq
  (一)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简介: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译文: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练习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襄阳风景的热爱之情,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今夜霜露格外白,仍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明亮。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练习
  ⑴“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不禁使人想起杜甫在《春望》中的哪一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⑵简述这首诗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仍,时尚动荡,民不聊生。(“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
  ⑶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体不能做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
  (三)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征铎:远行马车所挂的铃。槲:树名。枳:树名,又称臭橘、枸橘,开白花。杜陵:古县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回塘:回环曲折的池塘。
  译文:黎明起床时,车马上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的人踏上了旅途,还一心思念家乡。
  鸡叫声很嘹亮,客栈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秋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