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三册语文期中复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份<br>
高二第三册语文期中复习(一)<br>
教学目标<br>
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能力。<br>
2.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br>
3.学习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br>
教学时数<br>
1 课时<br>
教学步骤<br>
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br>
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本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这是这一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所选的16首诗歌(包括其他读背诗歌5篇)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中外好诗不可胜数,所以这里的选择仅仅是举例性质的,难于反映中外诗歌的全貌,这就需要学习中善于延伸拓展,广泛阅读更多中外名诗。<br>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中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比如,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背景与内容又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可以结合单元后面朱光潜先生的文章,进一步领悟诗歌鉴赏的技巧。<br>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读过不少新诗,本单元即在此基础上,通过欣赏不同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的诗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新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还可以了解一下新诗的发展历史,深入分析诗歌意象和象征手法。但这都仅仅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的学习目标。我们应按照中学生读诗的特点,在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上下功夫。<br>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像,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br>
单元后的读背篇目可以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留做课外自学;教读与自读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 <br>
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是“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在诗歌学习的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