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br>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br>
2、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br>
3、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br>
教学重点:目标1<br>
教学难点:目标2<br>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法<br>
教学课时:两课时<br>
教学步骤:<br>
第一课时<br>
一、导语设计<br>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喜爱音乐,写出不少与音乐有关的著名诗篇,如唐代诗鬼李贺的一首《李凭箜篌引》响誉诗坛。<br>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br>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br>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br>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br>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br>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br>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br>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篇音乐奇诗,白居易的《琵琶行》。<br>
二、字词正音: <br>
湓pén(江名) 贾gǔ(商人) 思sì(名词,思绪) 嘈cáo(声音粗重) 舫fǎng(船) 虾蟆hámó 钿dià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篦bì(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呕哑ōuyā(象声词,乐声嘈杂) 嘲哳zhāo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 <br>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br>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br>
四、词的相关知识 <br>
1、关于歌、行、引: <br>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