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00字。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学案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记住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影响。
2.能力与方法: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培养理解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发现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史实,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预习导学】
1.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是 ,距今约 年,其遗址位于今天的 省境内。
2.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原始居民。
3. 人类建造房屋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建造的木头房子。
4. 约6000年前,生活在今 半坡的原始居民普遍使用 他们把 加工成小米,还会纺织 。 石器,
5. 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有美丽图案,陶器上还有一些刻画符号。
【问题探究】
半坡原始居民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例题精析】
例1.(2008年株洲)水稻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 )
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