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00字。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曹操的描述的比较及对曹操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曹操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曹操的描述的比较,让学生树立辨证地看待文艺作品中的历史情节的思想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延续了几十年,但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逐渐走向统一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珍惜和平、稳定的大好局势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 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三、教具、教学方法
教 具: 针对本课特点,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相关的地图、人物像、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主题歌及有关的电视画面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主动探究的原则,主要采用精讲深化,引导启发,设问激疑等方法进行导学,来完成教学任务。
四、评价方法
观察法、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及相关画面,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
官渡之战
1、 背景
精讲官渡之战的背景,边讲边出示要点:
垦荒种田,发展经济
招贤纳士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挟天子以令诸侯
2、 官渡之战(200年)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给学生出示官渡之战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关于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
3、 出示问题:比较一下战前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再分析一下战争过
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你能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引导学生讨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问题的结论:
袁绍:骄傲轻敌、拒绝采纳正确的建议
曹操:善于用人、采用了正确的战术
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赤壁之战
1、 赤壁之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并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地点结果。
2、说一说
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故事。之后进一步给学生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和电视剧中赤壁之战的画面,加强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印象。
3、让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胜利,曹操失败的原因,并注意完善明确。最后由戏曲舞台上曹操的扮相及“活动与探究”三题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