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2011阅读写作指导训练(概括文章主旨个性化的语言等56个)
- 资源简介:
九套教案和学案,内容翔实,包括各类文体阅读方法及例文训练,写作方法指导:抒真情、个性化语言、多角度立意、厚积薄发巧剪裁。此外还有数道作文题解析。结合2010年中考试题整理,及时高效。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训练
│七 文学作品整体阅读.doc
│八 科技文章整体阅读.doc
│二 概括文章主旨.doc
│九 议论文整体阅读.doc
│六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doc
│三 分析词句在文中的含义.doc
│四 理清文章思路.docx
│五 揣摩文章表达技巧.doc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训练.doc
├─阅 读 写 作 训 练 八 教案20100801
│2010年中考作文指导:创新,给考场作文披上迷人的外衣.doc
│浮想选材20100730.ppt
│厚积薄发 剪裁得体20100801.docx
│经典电影台词写作运用20100730.ppt
│名篇中的人物描写.doc
│人物的神态描写.ppt
│如何选择材料.ppt
│语文课本素材生成.doc
│阅 读 训 练 八 教案20100801.docx
│阅 读 训 练 八 学案20100801.docx
│阅读训练 教案 八 答案 20100801.docx
├─阅读写作 六 20100729
│阅读写作 六 学案20100729.doc
│阅读写作 教案 六 20100729.docx
│阅读写作 教案 六 答案 20100729.docx
│最新十大类八十一篇话题作文经典构思示例.doc
├─阅读写作 七 20100730
│阅读写作 教案 七 答案 20100730.doc
│阅读写作 教案 七 20100730.docx
│阅读写作训练 七 学案20100730.doc
├─阅读写作 五 20100728
│阅读写作 五 学案 20100728.docx
│阅读写作 教案 五20100728.docx
│阅读写作教案一 20100724.doc
├─阅读写作教案 三 20100726
│个性化的语言.ppt
│个性化的语言20100726.docx
│名篇中的人物描写.doc
│让作文语言更精彩.docx
│人物的神态描写.ppt
│阅读写作教案二 20100725.doc
│阅读写作教案一 20100724.doc
│阅读与写作二 学案 20100726.doc
│阅读与写作三 学案 20100726.doc
├─阅读写作教案 四 20100727
│个性化的语言.ppt
│个性化的语言20100727.docx
│让作文语言更精彩.docx
│阅读写作 四 学案 20100727.doc
│阅读写作教案四 20100727.doc
│阅读写作教案四 答案 20100727.doc
├─阅读写作教案二 20100725
│阅读与写作二 学案 20100726.doc
│阅读写作教案二 20100725.doc
├─阅读写作训练九 20100802
│复件 阅读写作 九 20100802教案.docx
│阅读写作 九 20100802教案.docx
│阅读写作 九 20100802学案.docx
└─阅读与写作一 20100724
阅读写作 一 20100724 学案.doc
阅读写作教案一 20100724.doc现代文阅读及写作训练之一( 教案)
※:积累
一、描写人品质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二、 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融会贯通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举一反三 三、 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综合性学习2010年江苏盐城
1. 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活动。(10分)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________传四海
[情系节日]
(2)请你描述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3分)
[弘扬传统]
(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4)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2分)
答案:(1)屈原投汩罗江自尽,示例:号子声声(2)示例:只见沿河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扬,唢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了出去。一会儿你超过了我,一会儿我超过了你,紧紧咬住。“加油,加油”两岸的呐喊声此伏彼起,连绵不断。队员们拼劲全力,奋勇争先。(3)原因:对传统节日宣传力度不够,传统节日缺少新的活力。(4)示例: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训练之一
整体感知文章(文段)内容
知识要点※:积累
一、描写人品质 二、 描写人的智慧: 三、 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 综合性学习
1. 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10分)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________传四海
[情系节日]
(2)描述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3分)
[弘扬传统]
(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阅读与写作 二
※:积累
四、 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鸡 喜出望外 垂头丧气 无动于衷 勃然大怒 五、 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六、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促膝谈心 前俯后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后继 张牙舞爪 ※综合性学习
2. 综合性学习。(8分)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山东馆以“齐鲁青未了”为主题,向世界展示山东的风采。班级开展“走进山东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你是怎样理解山东馆“齐鲁青未了”这一主题的?(2分)
(2)右图为山东馆。场馆设计体现“海岱(指泰
山)交融”的理念。请你写一段文字,说说场馆外形 设计是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3分)
(3)完成下面的对联,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3分)
上联:儒家仁 墨家爱 人文精华
下联:
答案:(1)参考答案:“齐鲁青未了”喻指山东自然风光秀美,社会经济发达,人文精神绵延不绝,未来发展会更美好。(评分:2分。言之有理即可) (2)参考答案:中间凸起部分代表泰山,周围的波浪代表海洋,山海相融,突出了山东特色。(评分:3分。大意对即可)。 (3)答案示例:下联:泰山雄 黄河壮 自然奇观(3分)
※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训练之二
概括文章主旨
一、知识要点
(一)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二)概括文章主旨,是中考阅读层级要求较高的。要完成这类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文章、文学素养,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审美情趣,更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技巧。
二、思维拓展
(三)、中心句(中心论点及说明对象或特征)的找法:1、文章开头2、文章结尾3、中间4、题目5、概括(四)、文章开头的作用: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一、描写人品质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二、 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融会贯通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举一反三 三、 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综合性学习2010年江苏盐城
1. 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活动。(10分)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________传四海
[情系节日]※:积累
十、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十一、 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 无懈可击 锐不可当 雷厉风行 震耳欲聋 惊心动魄 铺天盖地 势如破竹 气贯长虹 万马奔腾 如履平地 十二、 形容四季特点: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综合性学习
8. 2010年5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济宁市承办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同时,市政府承诺: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部热情,把二十三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运动会。为宣传好本次省运会,请你为下面这条宣传标语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
上联:手拉手当好东道主
下联:
答案示例:心连心办好省运会
※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1、 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 热火朝天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川流不息 2、 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 蔚为壮观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 巧夺天工 锦上添花 粉妆玉砌 别有洞天 3、 描写山水美景: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 二 综合性学习 2010年湖北黄冈(共9分)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留下我们很多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在开展“岁月如歌”的活动中,你将完成下面的任务:(2分)
【自我激励】坐在中考考场的你,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你肯定拥有过成功的荣耀,也曾遭遇过失败的沮丧。请你自选角度真情创作一则格言激励自己。(温馨提示:不能抄袭名人名言)
我的格言:
【同窗情深】近段时间,你可能在写或想写毕业留言,现在中学生的留言五花八门。下面是从中摘抄的三则,请你认真阅读,选择一则你最欣赏的留言进行评析。(2分)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好友送我情”,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②学习上,你是我的竞争对手;生活中,你是我的良朋好友。有你一路陪伴,真好!
③愿你上一所好学校!找一个好工作!!嫁一个好老公!!!
我选第 则,我的评析:
【师恩难忘】曾经的你,总觉得老师眼里没有自己。可细细思量,初中三年来,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太多了,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请捕捉下这一美好的瞬间,用文字将它表述出来,那将成为你永恒的记忆!(100字以内)(2分)
例:这几天,我咳嗽得厉害。今天课间,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喝着学生奶。班主任来了,双手捧着一大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走到我跟前,说:“我帮你热热。”几分钟后,一杯温奶递到了我手中,喝着美味无比的牛奶,我心里暧洋洋的,望着老师,我笑了,老师也笑了。
我写老师:
【热点调查】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出的调查结论,并谈谈你对就读职业中专(包括理工中专)的看法。(3分)一、积累:
1、 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古树参天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2、 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云雾迷蒙 风清月朗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3、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兴国安邦 翻山越岭 百依百顺 背井离乡 长吁短叹 道听途说 丢盔弃甲 调兵遣将 甜言蜜语 眼疾手快 4、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东倒西歪 南辕北辙 前赴后继 前俯后继 左推右挡 承前启后 舍近求远 扬长避短 弃旧图新 优胜劣汰 二、 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5月8日上午,在嘉宾和普通市民80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宁波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与书的不解之缘——位于甬江边的宁波书城正式开业了。宁波书城有高66米的16层主建筑及其他7幢配套建筑组成。以“书”为中心,营造了“书香宁波”的氛围。在书香脉脉中浸润了400多年的宁波,向世界、向未来展现了自己除了商业之外的文化特质。
①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15字以内)(3分)
材料二:宁波书城的标识“甬抱书城”(如下图),设计者巧妙地将书和甬融合在一起,
此设计体现了桥梁、钥匙、太阳这三个概念,其中“太阳”象征对书城未来发展态势的祝福。②请从“桥梁” “钥匙”两个概念中选择其中一个,说说你的理解。(2分)
我选 ,我的理解是 。
③结合下边漫画的寓意,你认为宁波书城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2分)
(温馨提示:高速行驶的车上有“电视”、“网络”、“报纸”、“文学期刊”,其中“报
纸”即将被甩下,“文学期刊”已被甩下。)
答案:
三、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9题。(共8分)
上海世博会触摸高科技发展“新脉动”
①荟萃国内外科挂创新及新成果的上海世博会,将让人们现场触摸到当今高科技发展的“新脉动”。精彩纷呈的“创新、创意”,有望借助世博效应的扩散,成为我国科技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助推力。
②上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生活,社会发展理念和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个大盛会。众所瞩目的“三网融合”有望首次落地实施。上海市将率先实现50万户的联通,让用户在实时互动中体验“网上世博”,同时还可以领略“沪上人家”的魅力,机器人抄菜,端盘子……看一看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方便。
③世博园区内布设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试验网,将是世界上第一张基于此项一、材料积累:
1、屈 原 他,长剑佩腰,纵横中原,问天索地,踌躇满志;他,朝搴木兰,夕揽宿莽,奔波效劳,鞠躬尽瘁。然而,子兰谄言,郑袖惑内,艾萧太盛,椒兰甚少,骐骥不跃,美政弗行,举世皆醉,万民同苦。勇气与理想尽灭,悲愤与绝望交加,他掩脸长泣,衣襟浪浪。落日染红汨罗江,他,一跃冲进万里涛。只把清高的节操留在世上,却让伟大的思想长存历史。“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司 马 迁就在着手写《史记》之际,“李陵之祸”不期而至。狱中的寒风刺骨,毒卒拷打使他几欲自杀。他仍心存侥幸,期盼着武帝开恩,却等来了“诬上”的罪名。腐刑、亲朋远离、酷吏凌辱让他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遭到摧残。然而,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遭遇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动力,隐忍苟活,弃小义,雪大耻,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名垂后世。
二、综合性学习:2010年陕西 请参加以“我来说生肖(属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亮出生肖】请写出你的生肖或你喜欢的一种生肖,并从下面的诗中找出与其对应的诗句,书写在田字格内。(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所写的生肖展开。)(1分)
十二生肖诗
硕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眠,画蛇添足实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训练之二
概括文章主旨
一、知识要点
(一)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理解文章主旨,这是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式是有差异的。
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二)概括文章主旨,是中考阅读层级要求较高的。要完成这类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文章、文学素养,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审美情趣,更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技巧。
二、思维拓展
(三)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解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四)文学作品主旨的理解
1.从文章标题入手。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章议论或抒情句入手。有的文章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如《荔枝蜜》。
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