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盛衰》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40字。 《东汉的盛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以及东汉衰败的主要史实。
2.能力培养
①引导学生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②依据历史图片想像并手描述汉人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描述的能力。
③介绍天干地支表及十二生肖,教会学生换算农历与公历、干支纪年与生肖的方法。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讲解柔术治天下和以文治为主要特征的“光武中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兴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事业的繁荣。
〖教学要点〗
1.重点 光武中兴
2.难点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光武中兴
①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如同东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因此历史上有西汉、东汉、西周、东周之称。历代史书党将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则是从时间上指称。①东汉(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洛阳、东汉。提醒学生注意:汉武帝是西汉的刘彻、汉光武帝是东汉的刘秀)
②光武中兴⑴背景 (光武初年,满目疮痍 chuāngyí创伤,也比喻遭受灾祸后凋敝的景象。杜甫《北征》: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要求学生注意西汉初年与东汉初年的情况相似之处)⑶内容(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废除捐税,减轻田租;提倡节俭,精简机构;整顿吏治;兴办地方官学。把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的政策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内容)
⑷影响(光武帝重建汉朝政权,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在位30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中兴”:由衰弱转入重新兴盛。)
②介绍课文小字部分,让学生懂得,王莽改制是一场失败的改革,它不但没有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反击了社会矛盾,以此作为“光武中兴”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