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岳麓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7/16 22:01: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60字。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教案
  第一板块
  知识梳理
  史实:
  1.铁农具在________时期出现,在________时期得到推广,到________时期,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
  2.在________时期牛耕开始出现,到________时期逐渐推广。
  3.各诸侯国为顺应新的形势,达到________的目的,相继________。
  4.公元前________年,________国的秦孝公起用________变法。
  结论:
  1.________器和________耕的推广,使得大量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也为兴修水利创造了条件,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
  2.________的显著进步,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3.新兴________阶级的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________上的权利,并废除________的特权。
  4.________变法是战国时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
  5.商鞅变法废除了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提高了________,使________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疑难突破
  为什么说“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
  答案提示:秦孝公死后,守旧派贵族杀害了商鞅,但商鞅制定的新法已在秦国产生了很大的效益与影响,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商鞅死后,他的主张及法令没有被废除,而是继续得以贯彻执行,并成为后来秦国变为七个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所以,“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
  问题探究
  问题: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首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现象?这些历史史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呢?
  探究:历来改革都是对旧制度、旧习惯的挑战,必然受到原来势力的反对。要想成功,往往需要坚定的决心、忘我的精神,有时甚至要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国今天的改革虽然也会遇到种种阻力,但这都是前进途中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坚定改革信念,积极投入到改革当中去。
  典题精讲
  【例1:】铁器的广泛使用是在
  A.春秋前期     B.春秋后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时期
  【思路解析:】铁器的广泛使用标志着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春秋时期,铁器使用并不广泛,仅在少数几个国家,如齐国和楚国。战国时期,在社会形态上跨越一个阶段,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显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答案:】应为C。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