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4张。有配套教案。
兵 车 行(教案)
周口二高 宋丹峰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2、品味语言,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古诗鉴赏的能力;
2、理解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石壕吏》中的诗句。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 回顾作者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曾居住在长安城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有《杜少陵集》。后世称其人“诗圣”,称其诗“诗史”。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代表作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丽人行,春望,望岳,登高,登岳阳楼
三、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不幸。朝廷打了败仗,就大举征兵。百姓没有肯应征的,朝廷就到处抓兵,用连枷押往前线。于是就出现了百姓生死离别的情景。本文记叙的就是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
四、提出问题,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