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7310个字。
九年级语文考试题
出题人:陈克洪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9分)
1.卷面书写。(3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有一组是()(3分)
A、确凿(záo) 阔绰(chuò) 鳞次栉比(zhì) 参差不齐(cēn)
B、校补(jiào) 绥靖(suí) 根深蒂固(dì) 义愤填膺(yīng)
C、嗔视(chēn) 归省(shěng) 锲而不舍(qiè) 恪尽职守(kè)
D、桑梓(zǐ) 骸骨(hái) 踌躇满志(chóu) 广袤无垠(mào)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凫水 诘难 获益匪浅 毛骨耸然
B、亵渎 讪笑 盛气凌人 消声匿迹
C、彷徨 羁绊 锐不可当 张慌失措
D、磐石 剽悍 引经据典 顶礼膜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6月5号“世界环保日”这天,市电视台记者采访了我校林森同学,并祝贺他荣获“环保小天使”。
B.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成功使用并研制出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
C.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使我市经济发展有了合理的变化。
D.学生语文能力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
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许多大城市的办公楼、饭店和娱乐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然而大多数市民对此很不了解,甚至莫衷一是。
B.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听到总理这样风趣幽默的回答,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6.文学作品(5分)
(1)以下作品和后面相关内容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
A.《故乡》—闰土—《呐喊》—鲁迅
B.《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
C.《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明朝
D.《智取生辰纲》—施耐庵—《水浒》—长篇小说
(2)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①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1分)
②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2分)
7.古诗词默写(6分)
(1),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4)“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6)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以“,”的词句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
8.口语交际(4分)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6月21日晚8:30—9:30,亚洲多个城市的地域标志性建筑将熄灯一小时。围绕这项倡议,我们班将组织一次口语交际活动。
(1)语文科代表问我:
(2)我回答:
9.综合性学习(9分)
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浙江省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发起“我家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据报道,2006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有近20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多人受伤。南方某小城2008年上半年有8位行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
材料2:《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 %人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 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3: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 %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活动二:下面有三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哪一条?请简述理由。
建议一: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建议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观点理由:
活动三:请你仿照风景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
◆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您准确无误的1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