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作文提高技巧(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0/3 8:45: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540字。2010届高考作文提高技巧6——震人心魄的立意
  [UP落点]
  巧立意,赋予文章以震人心魄的力量。
  【作家在线】
  [作家范文]
  多看了一眼
  有一回,一位老人对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中找一个主人公, 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是一个荒凉破落的庄园,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散混日子的味儿也找到了—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煺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子成了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马里杰•斯比勒•尼格)
  [范文启示]
  我们从一个角度看到的,可能是事物的假象;换了一个角度,多看了一眼,却看到了真相。
  我们千万不要在匆匆看了一眼之后,妄下结论。
  本文的立意也是因为“换了一个角度”,读来别致、深刻,震人心魄。
  【实用兵法】
  “震人心魄”六法
  1.高屋建瓴
  (1)放出眼光,抛弃小我。
  用大眼光、大视角,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忌就事论事。
  [例题]
  话题:习惯。
  拘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习惯等,则流于一般。你可以——
  ◇从宗教谈到哲学,从理性高度对习惯加以思考;
  ◇从科学谈到政治,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习惯进行反思;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对习惯发出挑战。
  (2)拓开思维,纵横驰骋。
  表现为高远、大气——这需要才识。
  请读“佳作验招”例文《凭心灵选择》
  2.深海探珠
  “深刻透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要求。
  (1)“深”,就要有的放矢立意准。
  作文篇幅短小,论点必须单一,思想必须统一。像唐吉•诃德那样与风车搏斗,只能白费气力。
  (2)“深”,就要收小口子深开掘。
  蜻蜓点水,只能浮在表面;“这儿没有水,换个地方再挖”永远掘不到水。
  [警示]
  “深井”必须在地上
  “收小口子深开掘”并不意味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因为“井”在地上才能显出“深度”。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既追求“重点论”,又不忘“两点论”,这恰恰是“深”的一种标志。
  (3)“深”,就要透过表象看实质。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善于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当然,这需要你把自己的眼光磨成一把“解剖刀”,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能够揭示出事物的具体内涵和深刻底蕴。
  [举例]
  父母吵架,本是生活中烦恼的事儿,可有位同学透过现象发现了其中的本质意义:
  父母都是因为热心于工作,而疏于家务,于是因“柴米油盐”而“吵架”。这“吵架”的表层现象中却蕴含了父母一心为公的敬业精神。
  据此立意,则文章既富生活气息,又具深刻的现实意义。
  3.多维视角
  “站在什么立场说什么话”,站在什么位置有什么样的视角。巧妙转换视角,会有惊人发现。
  [举例]
  变一般性的歌颂为思考——
  ◇从人文角度来批判,表达忧思;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纵论价值;
  ◇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表述,推因析果。
  [点拨]
  “多维视角”四原则
  (1)避熟求生——用“人无我有”的;
  (2)避正就侧——正中见反,异中求新,从“柳暗”中找“花明”;
  (3)避同就异——人多的大路不要走;
  (4)避静求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借象传意
  表现为:作者从客观事物或事件中悟出了某种道理,产生了某种情感,从而形诸文字。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最常见的“借象传意”手法。
  5.烘云托月
  表现为:借助对“第三者”的记叙、描写、议论等,来暗扣原定的主旨。
  有三种情况:
  (1)正衬
  即以同类事物互相衬托,如以悲衬悲、以美衬美。通常以景烘托人物为多。
  [举例]
  如鲁迅在《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
  墙上挂着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半边对联,窗下桌上放着“一堆似乎末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
  蛰居在这种环境中,必然是个迂腐不堪、没落了的封建卫道士。
  (2)旁衬
  即不从正面落笔,全从观者角度侧面烘托。
  [举例]
  《陌上桑》描写采桑女罗敷——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作者不从罗敷本身实写她的美貌,只从旁观者的神态动作中加以虚摹烘托,表现罗敷美到极点。
  (3)反衬
  即用对立面来衬托,如以假衬真,以悲衬喜。
  [举例]
  莫泊桑的《羊脂球》——
  羊脂球虽然身为妓女,却深明大义,富于民族气节,不愿委身敌寇。作为对照,作者还写了一群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庸人。她们对敌人卑怯恭顺,却都鄙视羊脂球,羞与为伍;可是为了逃命,又百般怂恿羊脂球,甚至引经据典,逼迫她向敌人献身。
  6.独有异见
  “独”,就要不落窠臼,另辟蹊径,“意”在人外。
  请读“佳作验招”满分作文《考场上的美好感受》。
  【佳作验招】
  [上榜佳作]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也许不是人人都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例文:
  凭心灵选择
  正如每一条大道总有许多岔路,每个人
  在一生中总会遇见不少抉择的关口。是啊,
  许多事情需要选择。其上者,如鲁迅为改造
  国民性而弃医从文;其下者,如张爱玲所说
  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之类。一条道路固然            类比开篇,有厚
  单调,但有时候,太多或太难的选择未尝不        重感。
  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是心灵的痛苦。
  前些日子,在看陈寅恪的著作——一些            由例子引入,在
  唐宋史论及《柳如是别传》。我感慨于陈寅        叙述中渐显心灵在选
  恪坚硬的品格,他始终保持着一个人的独立        择中的作用。
  人格,尊重事实,保持着对史学、对民生的
  终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