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猜押:作文题(第23题)
- 资源简介:
约28440字。
liguilin1970 作文题(第23题)
猜押考点 3年真题 考情分析 押题依据
写作题 “辩证分析”是近年高分作文的标配。例如,讨论“得与失”时,不能只写“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要分析“终点、起点、过程”的多重关系;评价科技时,既要肯定便利,也要反思人际疏离。跨学科融合,提升综合素养作文题可能要求结合历史、哲学、科技等知识。例如,分析环保问题时融入地理知识(如碳中和原理)。文体创新,展现多元表达虽然议论文仍是主流,但散文、书信、演讲稿等文体可能成为加分项。例如,以游记形式记录家乡变化,反映乡村振兴。 高考作文题目通常要求结合具体案例,体现思辨性。命题可能会继续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例如,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个人与集体的平衡等。政策导向,体现时代精神教育部的政策导向,如“双减”政策之后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可能会在作文题中体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察,强调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紧扣社会热点,凸显时代脉搏近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每年都与社会热点挂钩,如环保、科技伦理、乡村振兴等。2025年可能聚焦以下话题: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如碳达峰、绿色生活方式等。人工智能与伦理:如AI对就业、隐私的影响。文化传承与创新:如传统节日如何焕发新活力。青年责任与家国情怀:如“炫家乡”现象背后的文化自信。
命题越来越倾向从“小切口”切入,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经历或身边故事,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思考。通过一次失败、一次旅行、一个亲人故事,折射成长感悟或社会现象。
1.(入选理由:极简材料)(2025•河南•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之所以选择勇敢地逆势而上,是因为它正确而艰难。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材料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深刻命题。我们需要从三个层面来把握其内涵:
首先,材料揭示了行动的标准。“正确”指向的是价值判断,属于精神层面的选择标准;而“艰难”则是现实层面的行动阻力。这种二元性构成了我们日常决策的基本矛盾——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困难背后。
其次,材料中的“逆势而上”四个字值得玩味。这里的“势”可以理解为三种力量:一是社会潮流的裹挟,比如盲目跟风的现象;二是人性趋易避难的惯性,就像温水煮青蛙的安逸;三是现实条件的限制,如同横亘在前的客观障碍。选择逆行,就是要同时对抗这三种力量。
更深层地看,这句话道破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密码。从哥白尼坚持日心说,到抗
……
2.(入选理由:传统文化的现代观照)(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3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困厄,仍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庄子借庖丁之口道出“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的人生智慧。
有的同学认为,在追求梦想与面对挑战时,就应像孔子一样,勇敢执着,不畏艰难;也有同学觉得,庄子所倡导的顺应规律,不强行蛮干,才是在复杂社会中保持从容的秘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