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市2010届高中毕业生九月联合调研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9/18 14:18:2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070字。湖北省襄樊市2010届高中毕业生联合调研测试题
语文(2009.9)
制作:青峰弦月 审定:徐友良
本试卷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
全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密封线内,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答题卷右下方座位号内,同时把机读卡上的项目填涂清楚,并认真阅读答题卷和机读卡上的注意事项。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代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规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6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屏息(bǐng) 倒叙(dào) 丢三落四(là) 臧否人物(pǐ)
B.场院(chǎng) 对峙(zhì) 数见不鲜(shuò) 螳臂当车(dāng)
C.渐染(jiàn) 晃动(huǎng) 宁缺毋滥(nìng) 量体裁衣(liàng)
D.答复(dá) 纰漏(pī) 吹毛求疵(cī) 恪守不渝(g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平添 出其不意 人情世故 初生牛犊不畏虎
B.洗炼 超凡绝俗 附会穿凿 不敢越雷池一步
C.绵密 风烛残年 妍媸必露 识世务者为俊杰
D.翰藻 覆水难收 目不遐接 置之死地而后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从杨湘洪滞法未归到温州大批官员以超低价私分拆迁户安置房,“这是集体信誉的沦陷。”在当地论坛上网民如此哀叹。
B.7月22日我国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是自重1814年至2309年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C.世易时移,金融风暴使许多企业将目光转向了农村市场。可农村市场人口分散,交通闭塞,消费周期长,这使很多企业望风披靡。
D.规划之初,垃圾焚烧场周围都是农田,而高歌猛进的城市化建设不到十年就把城区和居民住宅推到了它们的眼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期三天的八国集团(G8)拉奎拉峰会主要讨论振兴经济,同时讨论了温室气体减排、粮食安全等议题。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认为,本次峰会在很多方面“口惠而实不至”。
B.昨天中午,一场气氛颇为凝重的聚会在与央视大楼邻近的恩菲大厦内某酒楼举行,除央视现任台长焦利未到场外,其他央视领导都悉数到场为邢质斌送行。
C.近两个月来,在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按照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相应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
D.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增加0.8个百分点。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无辜死亡者、伤残者抚恤办法》草案中已经确定,将对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中无辜死亡的群众,一次性发放特殊抚恤金每人20万元、丧葬补助金每人1万元。
B.高考复读生越来越多,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正常发挥水平,但没考上理想院校。另一类是没有正常发挥水平,希望来年再考。
C.某报刊登的《越来“粤”香还是越来越“湘”》一文这样写道:“喜欢吃辣的广州人越来越多,并且吃出了无辣不香的一族”。
D.如果重庆之例成为示范,天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盾牌将堂而皇之地遮挡多少“猫腻”?信息公开这个几乎是唯一能保障高考公平的法宝,是否会完全失效?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中国传统节日的演变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分的形成跟历制有关。春节、立春、元宵节(上元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里面,人应该与自然节奏和天地韵律和谐一致,追求“与宇宙合一”(金岳霖语)。既然“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的节奏,自然也应该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奏与人生命运的“节点”。这使节日对于古人又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升华。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由历法而起源的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主要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这一点似无太多疑义,无需引经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