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8/27 11:18: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10字。
  1、鼎湖山听泉  教案设计
  如东先民中学    康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2、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发展的脉络
  3、找出文中描写山泉的句子,初步体会作者渗透在文中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鼎湖山: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原名顶湖。因山顶有湖,四季常盈,故得其名,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遂易名为鼎湖。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齐名。前人为此山写过很多游记,当代散文家谢大光也写过一篇,却与众不同。(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谢大光 (1943 一 ) , 1962 年由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 《 落花 》 等。谢大光的散文创作,用刻意求工、惨淡经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
  1.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生词预习情况。出示板书: 
  ①给加点字注音:
  楹联、怅惘、污垢、一泓、古刹
  生意盎然、万籁俱寂、泠泠淙淙、拾级而上
  ②解释下列词语: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
  楹联:挂在或帖在楹(堂屋)前部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了。籁:从孔窍中发出的声音。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思路〗
  1、要求学生划出表示作者行踪和时间变化的词语。
  地点转移: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
  时间变化:黄昏——晚饭——夜晚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 
  地点转移、时间变化,也就是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的。
  3、按作者的行踪变化,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段)   寒翠桥,初闻泉声如见泉影。
  第二部分(第2—3段) 山中,见泉引发联想,爱上山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