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2 18:07: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11080字。
  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第三次联合考试
  2009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0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磋商    蹉跎    搓手顿脚    嗟来之食
  B.澄澈    驰骋    惩前毖后    乘人之危
  C.停滞    对峙    炙手可热    鳞次栉比
  D.腼腆    恬然    暴殄天物    舐犊情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去年春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风云变幻,有的晴空丽日,有的雨雪交加,恶劣的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B.《谍影重重3》所创造的完美境界,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间谍电影,不少影迷对伯恩顶礼膜拜,认为伯恩的表演比邦德更胜一筹。
  C.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单是政府的事情,环保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善待大自然是每一个地球人的义务和责任。
  D.生活中并不存在真正的完美,只要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全神贯注,做得入木三分,对自己来说就已经是完美之极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等五项振兴措施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
  B.云南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去年新增5个“普九”县,继续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扩大“两免一补”的覆盖,提高补助标准,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C.对于2月10日发生的美俄卫星相撞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详细地在显著位置上作了报道。五角大楼发言人布莱恩•惠特曼声称:“这是一次绝对地偶然事件。”
  D.“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原来设计寿命为一年,但因其工作状态良好,燃料充足,有关部门决定充分挖掘其使用价值,对其实施了变轨能力试验,为后续探月任务增加技术储备。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进入杜甫草堂,便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诗气。它的沉静,它的淡然,它的坦荡,它的优雅,都有让人心驰神往的无限魅力。
  B.“以前觉得国学都是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位成都市民告诉记者说:“听了谢教授的讲座,才发观它其实就在生活中,它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
  C.当我们脚步停留在林间的幽静里,抬眼望去,往日绿色,忽然显得那么厚重斑斓。是被秋风所感染?还是绿色已经疲惫?是个性的宣泄?还是世界本身的灿烂?
  D.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其入选中学课本的作品《我若为王》选自《聂绀弩杂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城市文脉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城市文脉就是他的基因。城市的文脉,指的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一切显性或隐性的东西。显性的东西包括人、建筑、景观以及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隐性的东西则是指那些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作为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来的历史印记,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魂,一个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文脉的集中体观。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就在重申“场所精神”概念的同时引入了“时间维度”,提醒人们关注城市建筑的历史延续和人文价值。在城市中,建筑形式转化为一个地点的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对事物的共同记忆,通过建筑语言的抽象化过程呈观出来,使记忆事件本身与都市建筑一起构成了场所精神,并成为都市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积淀成为需要后人加以善待的历史文脉。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如果对于城市的文脉没有能够合理的继承与发展,就会出现文脉的断层。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筑往往会出观严重的“失语”现象:忽略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不再寻求彼此间的统一,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反映;建筑设计缺乏创新精神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精神的阐释。
  基于此,建筑设计应从诸如“形式、风格、艺术”等传统解读中走出来,去关注建筑在城市中设计开始的本源,去关注城市文脉,站在更广泛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去寻找具有真正创意的、显现城市生命活力的建筑答案。有学者给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好建筑”的六条标准:秩序和统一、表达、完整性、平面和剖面、细节、整合。这六条标准实际上就是从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角度间接反映“文脉”。
  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本身也具有文脉,而它本身也是更大范围内的文脉的体现。城市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因为怀旧,更是要使城市充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出高品位的、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我们看到,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独有的中国传统特色正悄然逝去,越来越多的历史遗存,正在被同质化、工具化、平庸化,城市建筑千篇一律现象日趋严重。因此,城市文脉的延续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
  5.下列关于“城市文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