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640字。
大学智慧故事
开篇:读《大学》前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
(1)凡是秦桧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
《大学》这部书,是修养人生道德的入门第一步,据说它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但有关这一说法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争议——我们不理会这个争议,因为它对于我们来说毫无实际意义。我们需要弄清楚的只有一件事:
在经历了两千年之久的历史烟尘的覆盖,在这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大学》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多少价值?
如果你把这个问题问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奸臣秦桧,他会立刻告诉你:这本书一点价值也没有,应该马上烧掉。
实际上,秦桧希望烧掉的不止是《大学》这本书,还包括了构筑成程朱理学思想体系的全部著作:如《论语》,如《孟子》,如《中庸》。而且秦桧不只是这样想,他也的确是这么干的。
秦桧当政的时候,他有两个心愿,一是除掉主战派岳飞,这个愿望在宋高宗的鼎力支持与配合之下完成了。秦桧的另一个心愿,就是禁绝理学,在当时以《大学》、《论语》、《孟子》及《中庸》为基本体系的理学思想尚未完全架构成功,推动理学思想向前发展的,主要由程颢、程颐兄弟及张载通过讲学的方式传承新儒学思想。所以二程及张载,自然就成为了秦桧及其党羽的眼中钉。
探究起来,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首推周敦颐,他是湖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他曾入朝为仕,因为一起冤案与人发生争执,盛怒之下,他说:“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就辞官不干了。后来程珦见到他,顿时惊为天人,认为周敦颐“气貌非常人”,就吩咐两个儿子,十五岁的程颢和十四岁的程颐拜在周敦颐门下求学。
二程才智过人,终于继承了周敦颐的衣钵,传承了理学一脉,但其学术成就却在周敦颐之上。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叫做“程门立雪”,这个程门,说的就是二程的家门。
程门立雪的另一位当事人也是宋时的大儒杨时,他原是进士入仕,但为追求学识,毅然辞去官职,拜于大程——也就是哥哥程颢的门下,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后程颢逝世,而杨时学业未成,就转道洛阳拜求弟弟程颐为师。当杨时到达的时候,正逢程颐闭目养神,杨时不敢惊动,就毕恭毕敬的立于门外,偏巧这时候下起了雪,等到程颐睡醒后睁开眼睛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仍然是恭敬的站在原地。
后来杨时学业有成,终成一代忠耿之臣,于朝堂上曾怒斥童贯、张邦昌,更曾为遭到罢官的主战派李纲所辩护,赢得了“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的誉称。后杨时告老归乡,继续传承理学思想,人称之为龟山先生,其学术成就及其刚正的人品,成为我们后世享用不尽的财富。
而极为秦桧所嫉恨的另一位理学奠基者张载,他在辈份上是程颢与程颐的表叔,但在学术成就方面却甘拜两个表侄之下风,他在讲学的时候公开声称:“二程在学术上的造诣比我深,你们这些人,有机会一定要拜他们为师,向他们学习。”
张载的为人气度,磊落人格,更在他的学识之上。而张载留于历史上的最为著名的“横渠四句”:“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充分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要旨、当仁不让的奉献精神和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已成北宋以来为广大儒家人物广泛认同的道德标准和人生理想。横渠四句体现出来的社会关怀、历史责任、道德勇气都是无与伦比的。
谈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就清楚了,说新儒学也好,说理学也好,他所承载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深厚社会责任感,体现的是一种可以寄百里之命,可以托六尺之孤的弘毅思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