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50个字。
病句修改专题复习
一、常见的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A、在他跑过来时,抱着一个球。(主语的前面加了介词,应去掉“在”。)
B、火车的汽笛不时地呜呜响着,急速地向北飞驰而去。(后半句缺主语。)
(2)缺谓语。如:我们沿着大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公园。(“大路”后应加谓语“走”。)
(3)缺宾语。如: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应在最后加上“的情况”。)
(4)缺必要的修饰语。如:在这次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在“夺得”前加上“分别”)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将“眼睛”改为“目光”。)
(2)动宾搭配不当。如:我们在学习上要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将“树立”改为“拥有”。)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A、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将“强壮”改为“强健”。)
B、街头上许多清仓货物,成倍地降价出售。(“成倍地”改为“大幅度地”。)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
A、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在句首加“能否”。)
B、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把“温暖”改为“冷暖”。)
3、重复累赘:如:A、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删去“头上的”。)
B、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多次”、“反复”删去其一。)
4、语序颠倒:如:
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应把“许多”调到“张老师”的后。)
B、班委讨论和听取了同学们对开展班级活动计划的意见。(“讨论”和“听取”换位置。)
5、用词不当:如:A、这次实验能否成功,我心里还是一个怀疑。(把“怀疑”改为“疑问”。)
B、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把“乞求”改为“请求”。)
6、关联词错用、漏用、滥用或用错位置:如:
A、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可能的。(将“而且”改为“又”,或将“既”改为“不仅”)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至今”前应加上“所以”)
C、这本书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去掉“所以”。)
D、不仅中草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不仅”调到“中草药”后。)
7、不合事理:如:A、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新华字典》”非文学类书,应删去或改为其他文学类书。)
B、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删去“不”。)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
1、语感觉察法:
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2、提取主干法:
先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3、逻辑分析法
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以上语义重复,不合事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注意点:修改病句应保留句子的原意。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常见的病症练习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