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280字。包括人物描写、对偶、景物描写和夸张四个部分。
09年高考阅读与写作人物描写之教案
一、人物描写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1、描写人物形象的用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
2、描写人物的作用: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性,有的还有推动情节、体现主旨的作用
3、答题步骤:分清描写类别,指出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4、典型例题:05福建05山东(心理)07上海(视觉听觉)07广东(动作)
例1、(07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6题。(8分)
阮郎归•初夏
苏 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15、(3分)D
例2、07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例3、2005年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二、人物描写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
1、描写人物形象的用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
2、描写人物的作用: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性,有的还有推动情节、体现主旨的作用
3、答题步骤:分清描写类别,指出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4、典型例题
例1、07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22分)
麦 天
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说到杏黄色,那些藏在叶底的青绿色酸杳,也比着劲,从绿叶上露出些艳红和淡黄的脸庞来。一整夜一整夜,“算黄算割”的鸟唱,吵扰着农人的甜梦,让人弄不清是梦是醒。
麦天,真的要到了。
关中人把收麦的日子叫麦天。麦天,是农人的苦日子,却也是大节日。许多年许多代以前,有一位叫白居易的诗人,有一天便是站在关中大地这金黄的麦田边,看着农人挥镰割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