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80字,共2课时。
《道士塔》教案
郭君
【教学目标】
1、解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流失的背景史实、明确其悲剧性。
2、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内在联系。
3、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体会作者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介绍余秋雨和背景知识
1、余秋雨简介 (见教师教学用书P93)
2、背景知识简介 (见《学习的艺术》教书用书P75)
三、研析课文
1、整体把握
本文共四节,请大家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
2、内在情感
我们可以看到课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