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氓》教学设计
石家庄第24中学 陈增发
[教学目标]
A 了解《诗经》概况、四言诗的节奏压韵、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B 理解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及人物的思想情感。
C 初步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及《氓》中女子的形象。
[教学难点] 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 导语
由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导入新课
本单元学习重点:要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二 知识介绍:
《诗经》现实主义文风的源头。
《离骚》浪漫主义文风的源头。
《诗经》,中国最早诗歌总集。录诗305首,又称“诗三百”,它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四言诗: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 , 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