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50个字。
作文教学
雨
——观察景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观察与思考抓住景物的特点。
2、 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状物。
3、 能进行一些联想与想象,运用比喻和比拟等,写出真实而独特
的感觉体验。
教学重点:观察与思考
教学难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厉归真,他特别喜欢画老虎,曾住到有老虎出没的山林里,躲在大树上仔细观察虎坐、卧、跑、跳的动作,反复进行描摹。经过长期的努力,他画的老虎惟妙惟肖,神态逼真,令人叹服。
由此可见,绘画需要观察,写作亦然。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学习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描绘雨。
二、激情。
雨可以说是一种最常见的自然现象。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雨的优美诗文可谓数不胜数,比如七年级我们学过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朱自清描绘的“春雨图”,还有┅┅
(以下把说话权交还学生)
恩,的确有很多了。大家也来试试用一两句话写写你眼中的雨。
三、怎样观察。
(学生展示)
评价:大家都能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心中的雨。但大家说的多是对雨的一种概括、一种提炼。大家能不能用200左右的字再具体地描绘你所写的雨的特质。比如┅┅(列举一位同学的例子)
看来我们有些同学可能有困难了,因为没话可说。这是为什么?细致地观察是写景的前提。但仅仅懂得观察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善于观察,懂得观察的方法。请大家随我看一段文字。(多媒体《春花图》)
我们一起回顾,朱自清先生从哪些角度描绘春花?
(预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形态;“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颜色;“花里带着甜味儿”味道。)
看来写景要学会多角度入手。再如第一单元《社戏》的写景,请大家把书打开,看到月下行舟这一部分,回顾一下,鲁迅先生又是调动了哪些感官去写江南夜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