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细”中求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初中作文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9 21:03: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9张,另有配套教案。
  作文教学“细”中求
  一、现状:
  说当前的作文教学处于无序、凌乱、随意的状况应该不为过。不少老师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仅仅是为了勉强完成七到八篇作文(可能还包括期中期末考试中的各一篇),“文章千古事”,作文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写作应该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岂可以数字论?不少老师只看到《新课标》中“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的要求,而将“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的要求忽略不计了。
  再从作文课堂教学情况看,大致有这样三种现象:一是放任自流,以作文无法教会为冠冕堂皇的借口,搞放羊,可称为“游击式”教学;二是殚精竭虑,不厌其烦地讲作文方法、技巧,结果学生不买账,陷入“高耗低效”的泥淖;三是投机取巧,平时不抓作文教学,临近考试了,要求学生背作文,或者规定套路进行填空,结果出现了大量“程式化”作文,“标签式”作文,这种现象每年中考中都大量存在。
  夸大一点说:不管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原因,今天的语文教学基本上已经将作文教学忽略掉了。
  二、原因
  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
  1、作文教学序列不够清晰,缺乏写作训练体系。诸如语言和思维训练体系、观察分析表达的训练体系、读写结合的训练体系等。
  个人认为,“苏教版”教材几乎没有真正的作文教学体系,最多只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作文要求”部分的化整为零,而且作文教学内容简单肤浅,几乎变成了一个单元阅读内容的总结;作文教学内容在六册课本中安排也是杂乱无章、没有体系。其作文教学编排特点是:随选文而动,随意性大,作文成了阅读教学的附庸,失去了作文教学的独立地位。学语文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撇开人文性因素不谈,不就是为了交流吗?解放前北京大学招生就考一篇作文,不是遴选出了大量人才吗?因为教材对作文教学的有意无意的忽视,导致广大语文教师无章可循,有心无力(每天忙于大量繁琐事宜,没时间、没精力考虑作文教学是可以理解的)。
  附:《语文新课程标准》作文目标与“苏教版”写作教学内容的比较。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作文目标: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