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6710个字。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
供稿人:lyphm001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
(1~6题19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共2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学而不思,思而不学。(《〈论语〉十则》)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4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将士们为报君主知遇之恩而誓死决战的句子是:,。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出桃花源内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人们共享欢乐的句子是:,。
3.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可这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2分)
A.这家裁缝店的师傅手艺佳,待人又亲切,因此常常门庭若市。
B.虽然刮着风下着雨,可是同学们都按时到达集合地点。
C.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唐诗宋词丰厚的文化底蕴。
D.八月的承德是个消暑的好地方。
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后面问题。(3分)
仿佛是一瞬间,昨天还在和小伙伴们尽情嬉戏,今天,我们的眸中就有了姹紫嫣红的春光;昨天的欢笑声还在耳畔回荡,今天,我们的心理就生出了淡淡的惆怅……成长岁月,一朵绚丽的花,一片洁白的云,也会让我们露出开心的笑靥;青春永远,少年的梦,少年的歌,总迷散着香甜的人生滋味。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1分)
惆()怅
(2)上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①应改为②应改为
5.名著阅读。(3分)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长篇小说《》。(1分)
(2)从这段文字看,所写人物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 __ 。(2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2008年春季开学后,将在农村中小学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教科书只对学校进行配备,由学生在本学期使用,学期结束时归还学校,供下一级学生使用。
国家的“教材循环使用”规定出台以后,你和你的同学们也打算为此出一份力。
(1)请为本规定拟一则简明响亮的宣传标语。(1分)
(2)假如你的奶奶觉得这样不合情理——学生上学买书是天经地义的,再说了自己家又不是买不起,何必非要用人家用过的旧书呢!听了奶奶的话,你会怎样给她做思想工作呢?(2分)
(3)教材循环使用,已经习惯了在课本上记笔记、做练习的学生怎么办?循环使用的课本在卫生上有保障吗?旧教材会不会成为传播疾病的来源……请你开动脑筋,给广大师生、家长提供几个消除不便的良策。(不少于两个)(2分)
第二部分
(7~11题51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1题。(13分)
【甲】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乙】子柳之母死。子硕①请具②。子柳曰:“何以哉?”子硕曰:“请粥③庶弟④之母。”子柳曰:“如之何⑤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即葬。子硕欲以赙布⑥之余具祭器。子柳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家⑦于丧,请班⑧诸兄弟之贫者。”(选自《礼记》)
〖注释〗①子硕:子柳的弟弟。②具;备办。这里指备办丧葬的器用。③粥(yù):同“鬻”,卖④庶弟:父亲的妾所生的年幼的儿子。⑤如之何:怎么⑥赙(fù)布:送给丧家助葬的钱帛。⑦家:意思是充作家用。⑧班:分发。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蹴尔而与之蹴:(2)吾闻之也闻: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1分)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甲文中的“行道之人”、“乞人”为“义”拒不接受“,”,乙文中子柳也正是为了“义”才坚决不同意“”和“”。(4分)
11.有人说,乙文中的子柳即使把治丧的钱帛充作家用,也不是什么大事,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他未免太傻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联系甲文谈谈你的观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