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无情也断肠——古今乡愁诗浅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5 19:20: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8210字。任是无情也断肠——古今乡愁诗浅探
聂建银
谈到学诗,孔子说:“不学诗,何以言?”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同时也道出了诗歌对于当时人们立身处世的重要性。诗歌是语言的贵族,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中华文明几千年,诗人灿若群星,诗歌浩如烟海,今天,就让我们遨游在诗歌的海洋里,采撷几枚珠贝,领略从古至今沉淀其中的动人乡愁。
一
思乡怀归,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期,亲人可安好;关山重重,何处是归程,家书谁人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羁旅之愁化为美丽而忧伤的诗句,汇聚成一条绵延不尽的河流,从亘古缓缓流来。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出自《诗经•豳风•东山》译文: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在我国诗歌的源头便有先民唱出这令人低回不已的乡愁歌谣;“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译文:在皇天的光耀中升腾着的时候,忽然间又看见了下界的故乡。我的御者生悲,马也开始恋栈,只是低头回顾,不肯再往前走)屈原在《离骚》中倾诉了他眷恋故国的拳拳之心;“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动乱频仍,有家难回,只能向故乡的方向遥望,聊解心中浓浓乡愁了;“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触目所见,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们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因这种种机缘喷涌而出,便形成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诗歌。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媒介便是秋夜朗照的明月。夜凉如水,锦衾不暖,辗转反侧,孤枕难眠,一轮满月当空挂,银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举”头望月、“低”头思乡,由“望”而“思”,俯仰之间尽显愁思。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诗歌戛然而止,却留给我们读者的想象。
同是唐代诗人,让我们来看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思乡情: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征人长年戍守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幽幽的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袅袅不绝,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的诗句。都以芦笛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