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27 21:0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我若为王 聂绀弩
教学目的:1、了解聂绀弩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把握文章主题,了解作者对皇权意识和奴性的批判性。
     3、学习文章层层铺垫大开大合的布局结构,赌局匠心的切入点选择。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时间:2004-4-1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由何满子给聂绀弩的挽联说起:为战斗而作,杂文及鲁迅精神;从坎口出来,旧诗洗宋唐陈套。
二、介绍聂绀弩
1、 生平经历
   聂绀弩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当过兵,教过书,办过报,是黄埔军校二期的学生,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留学生,在中山大学与蒋经国是同学,与后来成为国民党核心人物的康泽交谊甚厚。三十年代他却参加了“左联”,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在日本曾坐过牢。到延安,曾为毛泽东的座上客。到新四军工作,与陈毅将军成为诗友,后来又到香港《文汇报》任职。新中国成立后归国。到了五十年代中却成了“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文革”期间又因骂了江青、林彪被扣上“恶毒攻击伟大旗手”的罪名,判处无期徒刑,成了山西临汾监狱的“劳改犯”。后来经他的老伴周颖的多方活动,才与台湾军政人员一道被“特赦”出狱。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得到平反昭雪。
2、 文学成就
聂绀弩同志可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奇才。他由湖北京山穷乡僻壤的小学毕业生,成长为“左联”作家、知名报人、教授、诗人。以一支犀利的笔,叱咤文坛数十年,出版了几十部小说、新诗、散文、文艺理论等几百万字的著作。晚年涉足古典诗坛,创作了许多为人传诵的吟章《散宜生诗》,堪算是创一派诗风的杰作。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成绩最卓著的,他的作品多已收录于《关于知识分子》(1938)、《历史的奥秘》(1941)《蛇与塔(1941)、《血书》(1949)《二鸦杂文》(1950)《聂绀弩杂文选》(1955)、《聂绀弩杂文集(1981)、《聂绀弩散文》(1981)。聂绀弩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是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又是卓越的诗人,旧体诗词以《散宜生诗》为主。聂绀弩的诗由于有着十分突出的个人风格和十分精采的艺术特色,被不少人称为聂体,即以杂文入诗——“严肃的打油,沉痛的悠闲”。
三、分析课文
1、 解题:若:虚拟幻想
2、 把握文章结构
文章那些段落是在虚拟幻想为王后的情形?
参考:2-5段:标志性短语:“我若为王”
运用标志性短语有什么好处?(因重复而强调;因重复而层次清晰,结构匀称)
分别虚拟了那些情形?妻、子、女儿、我。
设想中的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不管品质如何,都能受到臣民拥戴。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无情地讽刺了皇权意识的逆情悖理和奴才思想的卑劣可笑。
我在成为“王”后,面对的又是什么样的臣民?请同学用成语概括。
参考:惟命是从(俯首帖耳)、卑躬屈膝、巧言令色。
文章除了虚拟幻想以外还写了什么内容?
参考:电影为引,引出话题(1);假想后的感悟(6-8)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