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420字。
苏教版九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翠竹中学语文组
审稿:二十四中
陈涉世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读准生字生词,读准语句节奏,流畅朗读课文。
2.能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揣摩文中难句的意思。
3.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能准确流畅翻译全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4.了解历史背景及作者,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 学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
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的起义史或曰造反史是被书写得非常精彩的,场面描写波澜壮阔,人物刻画风采动人。一是法国人,一是中国人。两个民族骨子里都透着造反的血性和天
性。不同的是,法国人的造反多是为了平等、自由等民主的权利,中国人的造反是为了求生存,求安稳,换一个明君,做一个顺民。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今天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听
思考
2 了解历史背景,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司马迁。
通过视频和图片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统一的新纪元。但同时也爆发了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幼年就随父学习,20岁起游历全国各地,考查史迹,采集史料,搜集历史传闻逸事,为后来编写《史记》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公元前108年他继任父亲太史令的官职。3年后(24岁)开始编写《史记》。
公元前99年因上书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受腐刑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约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 阅读
思考
聆听
感悟
3 整体感知课文: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大意。
范读
读音强调:
鸿鹄(hú) 闾(lǚ)左 谪戍(zhé shù)
当行(háng) 度已失期(duó) 以数谏(shuòjiàn)
罾(zēng) 间(jiàn) 祠(cí)陈胜王(wàng)
忿恚(fèn)(huì) 笞(chī)宁(nìng) 有种乎
蕲(qí)铚 (Zhì) 酂(Cuó)拓(Zhè) 谯(Qiáo)
会(huì)计事 长吏(lì) 以应(yìng)陈涉
骑(jì)千余 将军身被(pī)坚执锐
节奏示范:
(l)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从字音、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互相评价朗读的效果 听
圈圈划
朗读
4 句意理解
首先教师对典型句子翻译讲解示范,后组织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对照注释自主翻译,有问题同桌讨论
5 交流成果 先小组,后推荐全班交流
6 小测试:完成课后练习二 思考、练习、交流
7 再读课文,整体思考,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围绕起义、陈胜提问题 读课文,提问题
8 小结课文 回答,评价,补充
9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精彩段落。
(2)整理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其意思。
十七、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对照书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查找有关作者资料及相关时代背景。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以“世外桃源”成语导入。
明确:世外桃源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和平安宁的理想之地,它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生谈过去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2 作者简介: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后人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务农生活、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本文选自《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诗人的社会理想。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
学生先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3 诵读课文:
1.听读,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2.跟读;3.朗读,读准字音,掌握节奏;4.选部分学生在全班读,大家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点拨
二、 自主学习,收集、归纳、整理问题交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照书下注解,小组合作翻译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个别指导。
2 将产生的问题汇总,在全班提出寻求帮助。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板书要点。
3 剩余时间自读课文。 自由朗读。
三、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课文。
2.整理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3.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板书:
1.古今词义
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向:以前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