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31 13:25:4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90字。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2.认真理解并深入探究文中含蕴丰富的语句的含义。
  3.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努力成为有道德境界的人。
  二教时
  重点:联系现实生活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认识。
  难点:对文中蕴含哲理性的语言的探究。
  教学方法:1、采取教师设计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2、采用讨论、质疑、探究、交流的方法,开拓思路。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觉解()给予()禅宗()
  境界()遵循()洞穴()
  2、解释下列词语
  觉解:觉悟和了解。
  天民:明乎天理适乎天性的贤者。
  觉悟:佛教指领悟教义的真谛。文中指了解宇宙万物的规律,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无明:佛教中指“痴”或“愚昧”,文中指不明白他所做的各种事的社会利益和宇宙利益。
  入世:投身到社会,为社会服务。
  出世: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文中指超越社会,掌握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
  3、浏览阅读课文,并思考: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请找出全文的主旨句以及相关重要的句子。
  第一教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生孩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这就是一个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这也使我们感到治贫首先要治愚,理念(觉解程度)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啊!那么,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时代的中技生,我们又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呢?让我们到《人生的境界》中看看哲学家对人生的看法。
  二、作者介绍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1919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西方哲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和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等职。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直至去世。还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会委员,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等职。还先后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