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ppt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5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9 22:08:1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13张,教案约1410字。
教案
——以虫治虫
  知识目标
  1.联系课文的背景,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2.掌握课文中重点字字音,如:“蝎”、“喙”、“钳”、“穰”、“傍”等;
  3.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如:“岁”、 “穰”等。
  4.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如:“之”、“具”、“以”等。
  能力目标
  欣赏课文简练的语言风格。学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简短的科技片断。
  德育目标
  通过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兴趣。了解身边的科技发展情况,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科学氛围。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准备好学习用具。
  2.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设施。
  3.教学课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展示,以虫治虫的动画。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设计:
             授课行为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技能
要素        学习行为
(学生活动及预想回答)
一、  导入教学
1.我们的教材第五单元设计的主题是“关注科学”。你们知道哪些科学家呢?
2.从大家的发言中,我发现同学们知道许多对人类有过贡献的外国科学家。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之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在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吗?
3.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展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投影。
4.从上面的投影同学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一部作品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梦溪笔谈》。
二、 感知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简介《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
2.全班齐读课文。
3.小组进行学习,借助工具书及注释,排查字音、词义并进行翻译。
4.  针对字音、词义,针对课文内容互相提问。
5.  提示重点字音、实词含义及虚词用法。
三、体会语言
1.我们已经把握住了本课的大意。谁能用准
确的语言复述课文的内容?
2.老师写的文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一本记录科学发展的典籍,都用老师文段中的这种语言好不好?
四、拓展。
1.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叙述了一个科学的发现。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
2.  你知道在生物界中还有那些“天敌”的现象
吗?
3.放“以虫治虫”的投影。
4.这些都是昆虫的本能,是一种自然现象。现在我们在遇到虫害时还是和过去一样坐等虫害的天敌出现吗?
5.你知道这样“以虫治虫”的例子吗?
6.放“以虫治虫”的动画。
7.分小组交流。
8.生物技术已经不仅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作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可见生物技术的应用,你身边有这样的情况吗?
五、结语
科学为我们打开了探索神秘世界的大门。而科学
本身也不是神秘的,它不仅仅属于科学家,也属于所有的有心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有严谨的态度,进行细心的观察,你就会有许多收获。你也许也能象许多大科学家一样改变世界。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记忆重点字音、词义。
    2.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以虫治虫”的资料,准备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提问
提问
展示投影
展示投影
小组合作学习
互相交流检查
投影
提问
提问
展示投影
提问
投影
提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