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路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1 8:51: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90个字。
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本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争抢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难任务。我们的战略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来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中央提出国民化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建议,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地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五年、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2001—2005)》更是对我省中小学分三步实现“校校通”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05年,所有职业学校和90%县的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实现“校校通”,使绝大部分中小学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大面积提高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部明确规定,要把信息技术列入必修课。
  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搞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
  但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一项新的工作,又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对于刚刚完成“普九”任务,连危房都尚未彻底的解决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来说,信息技术教育大门的面前,的确横亘着几道高高的难以跨跃的门槛,这些困难不解决,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就将是一句空话。我校地处武义县南部山区,农民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是全省25个欠发达地区之一。本文结合我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谈一谈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如何解决走上信息技术教育之路的一些问题,仅作引玉之砖。
  一、多方筹措,加强硬件建设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要确保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投入,首先领导的观念要到位,要舍得把钱花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上,要有勒紧裤带也要把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搞上去的精神。
  当然,巨额投资光靠学校是不行的,还应积极向政府争取资金,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还可以动员学生家长捐一点。在资金筹措上,我们搞“四个一点”战略,多方筹措资金。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